大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MBA   EDP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观点>教师观点>正文

科技专家建议丨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牵动大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   时间:2022年09月16日 14:59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我市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然而相较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我市在产业链协同性和竞争力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尚未形成产业创新生态,主要表现在:


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分布不均衡

我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目前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企业分布格局,即中游企业数量多实力强,上游和下游企业数量少实力弱。“木桶效应”造成产业优势力量无法充分发挥,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上不来。


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有待加强

我市氢燃料汽车产业链存在上下游企业协同关系稀疏、中游局部分散,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中小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尽管部分优秀企业已经建立了协同创新关系网,但创新生态尚未形成,更多的企业则是尚未建立协同创新网络,导致市场有需求、研发有成果、但成果难转化的窘境。


产业创新生态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产业链相关主体需要在有效治理机制下,加固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才能维持长久的协同关系。然而,我市目前仅有一家专注于氢能产业的交流平台,即20215月成立的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促进协会。平台不足使得产业链各环节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与供需对接难以深入、全面,导致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难、产业链局部协同及协同不深入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我市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宏观治理,推进产业链多主体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1.推进实施“核心企业带动—三园七区联动—平台调控拓展”产业链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

一是强化核心企业带动作用,着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鼓励核心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创新合力,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目标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二是以规范化、集聚化为导向,深入推进三园七区联动模式。依托三大氢能产业专业制造园,整合、协调七大氢能产业集聚区,构筑集科研、孵化、制造、示范、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加强平台调控拓展模式的构建。由政府主导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动态监测全产业链创新进展,协调三园七区平衡发展,加强多主体协同创新活动,放大协同效应。



2.加强产业创新生态基础设施构建

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及示范应用平台。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会、学术或技术高峰论坛,深化交流合作与供需对接;加大对企业产学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增强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二是推进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氢能安全检测认证中心、氢气储运和加氢安全监控数据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共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三是建设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运行监测服务平台,提升数据中心服务能级,探索建立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政府信息运维服务体系。



3.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一是培育领军企业强化创新优势。加大对行业领军企业或龙头企业的培育,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前布局未来发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二是汇聚上下游企业补足产业链短板。加强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省市的交流合作,通过招商引资、推进重大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入上下游优秀企业入驻大连或实现技术引进,提高对市场的衔接能力;通过创业引导基金,鼓励在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市场创新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建议人:

邢蕊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王国红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黄昊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任大鑫 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副教授


来源:转载自《大连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