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4年主题案例征集评审结果揭晓,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项案例获批立项。

2024年主题案例征集工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围绕“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四大时代主题,旨在开发具有高学理价值与实践导向的案例资源。据悉,全国365家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了1831个申报项目,经“单位审核推荐”“专家分组评议”“案例专家委审核”三级评议审核,最终30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794个申报项目获得立项。
案例教学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术实践深度融合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建设与创新,多名教师开发的案例获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形成了“以案例促改革、以实践提质量”的鲜明特色。
此次获准立项的案例依托大工经管学院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数字技术、绿色发展等前沿方向,探索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路径,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样本。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重点强化“学校-企业-社会”协同创新,整合产业资源,打造覆盖“科研-教学-应用”全链条的案例研发模式;聚焦“数字中国+绿色经济”交叉领域,结合辽宁振兴发展需求,建设跨学科、重实践的特色案例体系,助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工经管学院将继续聚力国家级案例教学高地建设,为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贡献智慧力量。
项目名称:“创新+数智”双轮驱动核电新质生产力:中核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负责人:于淼

项目介绍:
本项目是中国国有企业研究院长期跟踪央企实践、基于案例推动管理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核电产业长期位列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核电技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被列为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成果之一,反映出核电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兼具国家战略使命的新质生产力。本项目从技术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出发,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实践需要;从数智赋能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先进实践出发,为数智时代下创新与数据要素协同发展提供示范效应。本项目以核电产业链领军企业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为案例对象,以其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和数智赋能驱动的双路径打造核电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与探索为案例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案例开发和理论案例研究,以呈现核电技术创新历程和核电数智赋能历程,为创新管理、数字化创新与转型、项目管理等课程提供典型教学案例,同时为提升核电新质生产力贡献理论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企业新质生产力构建案例研究:战略与逻辑视角
项目负责人:林海芬

项目介绍:
本项目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国竞争加剧及我国经济转型交汇背景下中国企业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围绕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战略更新与动态能力重塑实现生产力跃迁的核心命题,旨在破解当前学术界对微观企业层面新质生产力形成机理研究不足以及实践领域缺乏系统性战略指导的现实问题。
因此,本项目计划以方太集团、极米科技、中国飞鹤等6家多个细分市场领军企业为典型案例对象,深度解析其高端战略更新、塑造型主导逻辑构建、再生型动态能力培育等实践路径,提炼企业突破传统生产力桎梏、重构行业生态的核心机制,揭示战略规划与主导逻辑的协同演化规律,并构建“战略定位-逻辑范式-动态能力”三位一体的新质生产力构建模型,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厚度的研究范式,同时为企业输出可复制的转型升级方案。
研究团队将依托其长期积累的60余篇企业管理案例开发经验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成果,通过深度访谈、多案例比较等方法,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案例研究成果赋能商科教育,助力高校培养兼具战略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政策制定者优化经济战略布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实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