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MBA   EDP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聚焦前沿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解读(二)




发布者:   时间:2023年05月16日 10:37


编者按: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解读(一)《专注专精特新发展 提升补链强链能力》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校友通过不同渠道与课题组联系,围绕报告深入交流,热烈讨论。大家聚焦“专精特新”发展,剖析、探讨企业如何走好走实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之路。

今天,我们继续刊发研究报告解读和第二篇——《产业篇:精细化工产业的专精特新链》。



二、产业篇:精细化工产业的专精特新链




1、为什么选择精细化工产业?

 
图1 为什么选择精细化工产业            
 


精细化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精细化工技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精细化工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即精细化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下游行业的转型升级,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新要求,为精细化工产业提速提质提供了新机遇。

发展精细化工是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从军事装备用的尖端材料到高端农药,从新能源关键原材料到光刻胶,我国在精细化工的诸多领域还面临着“卡脖子”困境,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与产业安全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随着新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精细化工技术的交叉融合,精细化工行业进一步向高档化、精细化、复合化、功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中国亟需在精细化工领域补齐短板、锻造长板,进行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

发展精细化工是辽宁率先实现全方位振兴、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契机。石化产业是辽宁省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有利于主动承担国家战略使命,以技术突破作为主攻方向,提升辽宁在全国乃至全球化工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石化产业向化工新材料、轻工纺织等方向延伸,深度开发“原字号”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字号”;有利于以精细化工为产业链关键环节,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合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并通过转移实现高端化,更好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

图2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筛选

课题组初筛出化工类相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92家,其中精细化工类企业189家。再次通过人工判断进行补充筛选,最终筛选出全国精细化工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0家,其中辽宁46家。



2、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分析

图3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分析(1)

经对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分析,可见在“小巨人”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经过初筛、补充筛选以及产业链匹配,最终确定了890家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占全部“小巨人”企业的9.9%。

从四个批次的分布来看,第一批次包含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42家,占比16.9%;第二批次包含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246家,占比14.1%;第三批次包含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284家,占比9.7%;第四批次包含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318家,占比7.3%。

图片

图4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分析(2)

从区域视角看,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呈东、中、西阶梯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紧随其后。其中,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湖南、河南七省的企业数量均在50家以上。

图5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分析(3)

从企业规模看,总体偏小。890家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平均参保人数236人。其中,参保人数100人以下的企业占比33.3%,超过90%的企业参保人数在500人以下。

图6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分析(4)

从企业年龄看,分布较为均衡,890家精细化工“小巨人”平均存续年限为16.18年。其中,存续年限10-20年的企业479家,占比53.8%;存续年限20年以上的企业227家,占比25.5%。


3、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析

图7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析(1)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量为69家。在890家精细化工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各类上市企业69家(剔除已退市2家),占比7.75%。其中,第一批9家,第二批27家,第三批18家,第四批15家。从上市板块来看,26家在创业板上市,占比约38%;17家在科创板上市,占比约25%;21家在主板上市,占比约30%。

图8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2)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布于东部+四川。69家精细化工“小巨人”上市企业分布在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及四川省。其中,江苏、四川、上海、浙江、辽宁、广东共有39家,占比过半。

图9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析(3)

上市企业年龄及规模高于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整体水平。上市企业平均存续年限21年,明显高于890家“小巨人”企业总体存续年限(16年)。其中,78.3% 的上市“小巨人”企业存续年限在10-25年间。上市企业平均参保人数610人,明显高于890家“小巨人”企业整体情况。其中,参保人数在101-300人、301-500人、501-1000人的企业占比分别为 33.3%、27.5%、29.0%。

图10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4)

从经营情况看,成长性较高。平均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17年平均营业收入为6.11亿元,2021年已达到12.14亿元,增长了近1倍。平均净利润逐年攀升,2017年平均净利润为0.63亿元,2021年已达到1.75亿元,增长了1.75倍。

图11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5)

估值及盈利能力高于平均水平。截至2022年11月,上市“小巨人”企业滚动市盈率平均为40.19倍,高于上证平均市盈率(13.24倍)、深证平均市盈率(24.42倍)以及中小板市盈率(33.16倍),与创业板市盈率(46.59倍)基本持平。上市“小巨人”企业2021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2.51%,略高于沪深300指数的10.99%。

图12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分析(6)

研发投入略低于平均水平。69家上市“小巨人”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5.08%,略低于沪深300的5.47%。69家上市“小巨人”研发人员占比平均为16.00%,略低于沪深300的17.45%。


4、典型区域分析——辽宁

图片

图13 典型区域分析——辽宁(1)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分析专精特新精细化工企业对辽宁石化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效果。将辽宁省46家精细化工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根据经营范围和公司官网公布的主要产品,依照化工产业链图(上图),进行产业链环节匹配。


图14 典型区域分析——辽宁(2)

辽宁省精细化工行业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家,占全国的5.17%。

2019-2022年,工信部已先后公布四批共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其中,辽宁省精细化工行业“小巨人”企业获批46家。第三批获批企业数最多,达21家。46家“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大连、辽阳、抚顺等石化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其中大连“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省的 30.4 % 。

图15 典型区域分析——辽宁(3)


企业规模小,但持续深耕精细化工领域。省内“小巨人”企业中,67.4%的企业参保人数在51人至300人之间。其中,43.5%的企业参保人数在101人至300人之间。截至目前,46家“小巨人”企业存续的平均年限是16.9年。存续10年以上的企业有41家,占比89.1%。截至目前,46家“小巨人”企业存续的平均年限是16.9年。存续10年以上的企业有41家,占比 89.1%。


图16 典型区域分析——辽宁(4)

企业领域集中,具备发展潜力。省内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82.61%的企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其中,专用化学产品制造(C266)企业18家,基础化学原料制造(C261)企业13家。


图17 典型区域分析——辽宁(5)

辽宁省的石油化工产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炼油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石化工业的比重超过65%。下游精深加工发展相对滞后,超过70%的PTA、75%的合成树脂和80%表面活性剂销往省外,未能留在省内继续深加工。

辽宁省具有非常强大的炼油产业基础,有20多家石油化工大型企业(包括石油化工100强企业),如恒力石化、北方华锦与沈阳化工的产品涉及初级、二级和三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以承接省内石化产业链上游企业产品资源,向上游衔接延链,助力破解“油头大、化尾小”的困局。

图18 典型区域分析——辽宁(6)

辽宁省石化产品超过80%为能源类产品和乙烯、丙烯、PX、PTA、烧碱等基础化工原料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专业化、功能化、高性能的产品欠缺。

如上图,省内精细化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集中在石化产业后端环节,三级产品与四级产品集群突出,“小巨人”可以发挥精细化工产业链强链效应,逐步化解“粗”有余而“精”不足的困局。


图片

图19 典型区域分析——辽宁(7)

目前辽宁省精细化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集中在基础化工、高端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应用领域,同时辽宁省现有相应产业集群基础,因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利于精细化工向产业链下游延链,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延链方向:一是面向金属材料替代、塑料合金、关键工程机械零部件材料等应用领域;二是面向轮胎、特种橡胶零部件、医疗材料等应用领域;三是面向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纺织等应用领域,推动发展高模量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合成纤维;四是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发展反渗透膜、纳滤膜、离子交换膜、光学膜等功能性膜材料;五是积极推动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包括电子化学品、新型催化剂、高端润滑油及添加剂、环保型水处理剂等产品。



5、典型细分行业分析——光刻胶


     

图20 典型细分行业分析——光刻胶(1)

光刻胶被称为半导体材料皇冠上的明珠。全球半导体技术持续进步背后是光刻工艺持续迭代驱动的摩尔定律,缩短曝光波长主要是通过在光刻机等核心设备和光刻胶等核心材料的不断进步来实现。光刻胶及其配套化学品占半导体材料产值12%。

光刻胶行业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高,目前主要被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垄断,特别是ArF浸润式(28nm及以下)以及EUV等关键节点。美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基础和半导体先发优势催生了光刻胶的起源,日本半导体产业转移、“产、学、官”体制和光刻机产业弯道超车等因素促使日本垄断全球高端光刻胶。

图21 典型细分行业分析——光刻胶(2)

图22 典型细分行业分析——光刻胶(3)

图23 典型细分行业分析——光刻胶(4)

图24 典型细分行业分析——光刻胶(5)


6、产业篇—小结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占比呈下降趋势,总体呈东、中、西阶梯分布,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平均参保人数236人),年龄分布较为均衡(平均16.18年)。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有69家,主要集中东部地区及四川,上市企业年龄(平均21年)及规模(平均参保人数610人),高于精细化工“小巨人”企业整体水平。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逐年增加,2021年平均净利润为1.75亿元,是2017年的1.75倍,估值及盈利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69家上市“小巨人”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5.08%,略低于沪深300的5.47%,研发人员占比平均为16.00%,略低于沪深300的17.45%。

辽宁精细化工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家,占全国的5.17%,主要集中在化工领域,呈现“炼”有余而“化”不足现象。辽宁应发挥精细化工产业链强链效应,逐步化解“粗”有余而“精”不足的困局

光刻胶是精细化工的典型细分行业,行业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高,目前被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垄断。国内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分布,但市场占有率很低。

下期我们将推出解读研究报告的第三篇——政策篇

联系我们

大连理工大学专精特新企业研究院联系人 孙玉涛

电话:0411-84707887

Email:sunyutao82@dlut.edu.cn






分享到: